脚深浅,不想阴差阳错,那些刚死之人的精血魂魄,无形中成了诱饵,姑娘虽未如其它鬼魅咬饵上钩,却也难得露面现世了,今夜贫道终于得见姑娘,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

    老道人沧桑脸庞上尽是不愿遮掩的畅快笑意。

    证道一事,最需契机,而机缘一物,是证道之钥匙,此物守株待兔不来,亦是强求不得,讲究一个恰到好处,其中玄机,妙不可言。

    当年商湖杀蛟一战,他机关算尽,仍是错过了那桩天大机缘,这次唾手可得的福运,若是再次错过,老道自认被天诛地灭也在情理之中。

    少年震惊悚然,颤声问道:“老道士!为何朱红姐姐察觉不到你的气息?你又为何能在够转瞬之间成就灵符?!”

    阳气极度匮乏之人,或者是老人弥留之际,白日见鬼,并非不可能。而修道之人,在鬼魅眼中,遇之如夜见大日,轻则阴气激荡不稳,重则当场魂飞魄散。

    在少年看来,以朱红姐姐的修为,以及树下那名老道士的通天本事,如何都能够主动避开,照理是打不过逃得掉的局面。

    老道人不念咒不引气,符箓自成,对于制符一事相当熟稔的少年,就更是打破脑袋也想不通了。

    老道士叹息一声,始终仰头凝望着那只身披嫁衣数百年的女鬼,以老道士坚韧不拔之心性,仍是忍不住唏嘘道:“这期间的心血耗费,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此可见,这名被一方藩王尊荣供奉的道士,对于已有六百年阴寿的红衣女鬼,志在必得!

    一般而言,人之寿命,以一甲子六十年为界线,甲子以后的岁数,是前世福泽绵延至今世,上辈子积攒阴德极多,才有这般长寿。兴许会有人愤懑,今世之诸多苦,生不如死,活得越久遭罪越多,这算什么福气?岂不知依循佛道两家的记载,人死投胎,能够转世再为人,机会之小,超乎想象。所以能够生而为人,而非牲畜草木鱼虫,本就已是天大的幸运。

    在阴阳交界之地恋恋不去的鬼魂阴物,往往侥幸逃过冥府拘捕以及诸多天灾,但是天地之间自有八风起于八风,对应四时节气,老话说的八面来风或是耳听八方便出处于此,对于世间阴物,以起于东方、震气所生的融风,和发轫于西北、乾气所生的不周风,最伤阴魂体质,鬼魂被两风拂过,顿时有刮骨吸髓之痛。

    在此之外,若是大城大镇之鬼物,更是居不易,每逢牧守一方的官员祭拜文庙,或是报土功祀四郊,以及将士出征、凯旋,阳气最盛之时,阴物哪怕隐蔽于地下数百丈,也要神魂摇曳震颤不止,如置身于沸水之锅,难熬至极。更何况许多信佛崇道之地,会举办许多水陆道场,梵音袅袅,佛法远播,响彻满城,对鬼物来说,无异于天降横祸,所以许多阴魂久而久之,短则头七过后,长则一年半载,便自行烟消云散于天地间,哪怕是怨念至深的冤魂厉鬼,也少有能够扛过甲子阴寿的异类,但能够存世甲子以上,魂魄就会逐渐滋养壮大,阴神逍遥远游,甚至能够自悟神通,习得偏门法术,那些稗官野史和志怪小说中的道士,以桃木剑、符箓等敕令鬼神的手段镇压祸乱宅邸的邪物,多是此类。

    女鬼伸手揉了揉少年脑袋,容颜遮掩在红巾之后,不见悲喜。她随后飘然落地,嫁衣裙摆飞扬,像是一朵绽放的殷红牡丹。

    她刚好站在那座井口边缘,再没有挪动一步。

    老道士眯了眯眼,一根手指轻叩拂尘长柄,讶异道:“贫道虽然已经刻意收敛气息,但是姑娘既然亲眼见到了贫道,为何依然无动于衷?”

    女鬼默然无声。

    老道士眉头紧皱,语气平和解释道:“姑娘已经死过一次,为何再度心存死志?你放心,贫道并非那种凭借镇杀阴物赚取功德的修行之人,你我有善缘,一方是求真道人,一方是福厚阴物,因缘殊胜,堪称百年一遇!”

    老道士笑逐颜开,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