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一直陪在她身边的顾铭夕。

    11月,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期中考试来临了,庞倩非常认真地应对,考出了升入高中以来最好的一次年级排名——理科153名。虽然这名次还是中等偏下一点点,但钟老师表示,庞倩只要保持这样的成绩,考三本是不成问题了。

    期中考试以后,所有的课程都结束了,整个高三年级都进入了复习迎考阶段。黑板的角落里开始出现高考倒计时,这本来是令庞倩很头疼的一件事,现在却令她燃起了斗志。

    冬天来临时,高三女生庞倩一天的作息是这样的。

    早上5点半起床,背1小时英语,6点半洗脸刷牙吃早饭,7点,敲响502顾铭夕的门,与他一起坐公交车去上学。

    到校后,交作业,早自修,然后就是上课。

    老师们开始帮大家按照高考大纲巩固、复习知识点,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毫无疑问就是多做题。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堆着厚厚的两叠考卷、题库,有时候,庞倩会觉得这么多卷子,怎么可能做得完,但结果,她还是一张卷一张卷,一道题一道题地将它们啃了下来。

    上午的课结束,庞倩会和顾铭夕一起去吃午饭,吃完饭,她会拖着他去操场上走几圈,聊聊天说说闲话,顺便松松筋骨。有时候,庞倩还会拉着顾铭夕坐到看台上,帮他按摩放松腿部的肌肉。

    他的做题量要比庞倩大得多,她担心他会抽筋。

    散步结束,庞倩回到教室,趴在桌上睡半小时,然后起来继续做题。

    她变化得特别明显,原本,庞倩给人的印象是懒散、爱吃、爱玩,学习中等偏下,可现在,她认真勤奋的程度让班里同学瞠目结舌。

    郑巧巧问到庞倩的目标,她说:“二本保底,目标一本,我和顾铭夕约了一起考去上海,虽然知道挺难和他考同一所大学的,但我想,我努力一些,说不定就能和他差距小一点。”

    下午的课结束后,庞倩又和顾铭夕一起去食堂吃晚饭。吃完饭,他们有1个多小时的自由时间。顾铭夕和庞倩很好地利用起了这段时间,两个人就在食堂里摊开本子讲起了题。庞倩已经习惯把一天里的疑问都记录下来,在每天的这个时间段统一让顾铭夕答疑,他要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来,就等着晚自修后继续。

    晚上6点45分,晚自修开始了,庞倩的晚自修就是不停地做题、做题、做题……她渐渐觉得,投入地学习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并不像她之前认为的那般枯燥无聊,好不容易解出一道题后的畅快感觉简直叫人浑身毛孔舒张。

    庞倩也算是个人来疯的性格,觉得辛苦的时候,她就想,一年,撑死了也就一年,顾铭夕说了,只要坚持这一年,以后的人生也许就改变了。

    晚上9点半,晚自习结束,庞倩和顾铭夕一起坐车回家。这时候的公交车基本都有空座,两个累坏了的孩子坐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互相抵着脑袋,很快就睡着了。

    回到金材大院后,两个人互相道晚安,回各自的家。庞倩先吃一碗庞水生为她煮的点心,然后洗漱完毕进房间,将一整天的学习情况梳理一遍,最后再看几道题。

    晚上11点半,她准时关灯,进入梦乡。

    庞倩的努力没有白费,高三上的期末考,也算是一次高考模拟考,庞倩考了年级理科118名,是7班进步幅度最大的一个。

    庞水生开完家长会回来简直高兴地想放鞭炮,他告诉金爱华,钟老师和他说,庞倩将来估计能考上二本。

    但是庞倩对自己还不满意。这个时候,她开始后悔高一、高二时她没有努力,开始着急现在每天的时间不够用。顾铭夕在模拟考中取得了年级理科第二的名次,是第一次超过吴旻,庞倩知道,他一定能考上重本。

    高三的这一年,在庞倩的记忆里只剩下了辛苦,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