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放假基本见不到人。

    在家的时候也几乎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以往,他们也就每次吃饭的时候会去敲儿子房间的门。

    只是这几天,他们自己都忽视了吃饭这件事情。

    生死未卜、情况不明的女儿占据了他们全部的心力。

    他们没有余力分给儿子。

    ......

    大概也有几分是因为他们也知道,儿子不是会亏待自己的人。

    何况,假期里,儿子本来也没有几天是在家里吃饭的。

    都是出去与他的朋友在一起。

    儿子虽然与他们的关系僵硬,倒是与朋友相处融洽。

    这让他们总算有了一丝的安慰。

    儿子的朋友都是班上的同学。

    了解这点后,他们对儿子经常性的不着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只是直到现在,他们突然发现,儿子在女儿走失后的表现……很冷漠……

    与女儿走失前没有任何变化的作息还有生活……

    虽然他们也从来没有要求儿子一块寻找女儿……

    没必要。

    但是,若是连一句询问与关心都没有……

    是不是有些过份了……

    他真的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妹妹的安危吗?

    为什么没有找过他们、询问过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妹妹回来了吗?”的话?

    ……

    没有一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他们虽然担心儿子对女儿有不好的影响。

    却仍旧告诉儿子与女儿……

    这是你的哥哥。

    这是你的妹妹。

    ……

    他们是亲兄妹啊。

    ……

    夫妻俩深吸一口气。

    心情又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女儿终于找回来了。

    那么,儿子的问题也要解决了……

    对于儿子把女儿关进车里这件事,他们不是不追究。

    只是什么事都没有找回女儿重要。

    现在……

    女儿找回来了。

    他们也是要找个时间跟儿子坐下来好好聊聊了。

    他们本以为儿子处于青春叛逆期。

    谁没有个年少张狂的时候?

    随着年龄的增长……

    少年会慢慢的成熟起来。

    所以,只要没有出格的行为,他们都没有怎么干涉儿子的言行。

    而且,对他们充满反抗心理的儿子也听不进他们任何的话语。

    他们说的越多,儿子的反抗性越强烈。

    作出的言行也会更加的叛逆。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意识到这点后,他们就主动切断了这个循环。

    没有他们的阻扰,对有些事儿子反倒会觉得无趣而不会去做。

    也不会为了对抗他们、违逆他们的话,而故意去做些自己本来不会做的事。

    不会一时冲动。

    而会更加的理智。

    ……

    他们不知道别人家的儿子是怎么样的......

    但对于自家这个儿子,他们真的是煞费苦心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