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谢东篱为了不被人注意地将这两箱证据带出金陵城,没有主动向金陵城的知府要求提取证物,而是派了人悄悄把它们偷了出来。

    当然,谢东篱不会说,最开始那个把这两箱证据从江南贡院头儿的家里偷出来的“贼”,也是他的人……

    也是这些人做这种事做习惯了,十多年来没有被查处过,所以他们才越来越大胆,甚至堂而皇之留下证据授人以柄。

    元宏帝闭上眼,深深吁了一口气,缓缓地道:“谢爱卿此举乃是不得已为之,朕恕你无罪。”

    沈大丞相也道:“谢侍郎这一手确实是老成持重之举。如果让金陵城那帮子人知道这东西被谢侍郎拿到了,他们拼死也会把谢侍郎永远留在江南,再也不能回到京城,更别说整治科举,揭穿这十来年的科举黑幕!”

    “陛下,我东元国科举取士,是为了给国家选拔栋梁之材!可是在这帮贪官的糟践下,四成官员都是靠着‘孔方兄’上台。这样下去,东元国还有何前途可言?更别说这四成当中又有六成是北齐派出来的蛀虫!损东元以肥北齐,实在是没法忍!”谢东篱历数科举舞弊黑幕,希望元宏帝能意识到这样放纵下去的严重后果。

    元宏帝起身,从书桌后面走了出来,背着手在上书房里转了几圈,伸出一根手指,道:“谢爱卿奏了两件事,咱们一件一件解决。从东元国国库借银的事,可以缓一缓。当务之急,是科举。”说着,元宏帝抬头看着谢东篱,“礼部这十来年是张绍齐管辖……”

    谢东篱垂眸点头,“江南科举舞弊的银子,张家肯定有分赃。就不知道是大张大人,还是小张大人,又或者,两个张大人都有份!”

    沈大丞相的眉梢跳了跳。

    谢东篱这一本参的可是有些狠……

    如果两个张副相都被牵扯进来,张家轻则抄家,重则灭族!

    说起来,沈、谢、王、陆、张这五相世家从东元女帝立国的时候发迹,参赞朝政,数百年来大权从未旁落。

    但是从十几年前张家排挤谢家开始,五相世家同气连枝不可动摇的地位就被打破了。

    张家栽到谢东篱手里,得到如今的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沈大丞相面上的不忍没有逃过谢东篱的眼睛。

    谢东篱想了想,又拿出一份奏章,放到元宏帝的书桌上,道:“陛下,张家在这科举舞弊一事上纠葛有多深暂且不知。不过,臣有实据,弹劾小张大人为保他的副相位置,十几年来一共三次将我谢家举子刻意打压,篡改他们的试卷,压低他们的取分,不许我谢家人考上功名!”

    东元国科举三年一次,三次就是九年时间,彻底断了谢家一代人进入东元国官场的路。

    谢家也是大族。

    除了谢家嫡支以外,还有庞大的旁支偏支,这十几年来,怎么可能一个人都没有考中进士?!

    如果不是张家捣鬼,谢家这个副相之位早就拿回来了!

    谢家人看出了张家给谢家穿的小鞋,所以数年前,谢东篱在下场科举之前,有意在东元国闯出了“最是才高看谢郎”的名头!

    只有出了名,张家才没法子无声无息将他的功名掐死在摇篮里。

    而且那时候,他还有跟张家三小姐的婚约,张家一边防着他,一边又企图笼络他,让他极是不齿。

    元宏帝看了这份奏章,唔了一声,手指头点了点桌子,“这倒是证据确凿,可以拿到台面上说。”

    因张家在科举上打击谢家一事,只关系到谢家和张家两家人,暂时不会动摇到东元国的朝堂根基。

    谢东篱也知道整治科举这件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科举舞弊的源头是张家。

    张家是五相之一,十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