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静素心柳眉微蹙,淡淡的道:“‘牵机毒’的确是毒死李后主之物;可是凌郎知否?其实‘牵机毒’是‘天机谷’研制出来之毒;不但如此,还关乎皇室之一宗隐密,数百年了,此宗辛密唯静家子孙知晓,凌郎与妹妹都不是外人,说了也没事,且千万莫让外人知晓,不然大宋皇帝一定会杀人灭口。”当下道出一段惊天之密。

    原来静素心之祖先是太祖皇帝身边之御医,原名为杨清奇,医术高明,而且武功卓越,年轻之际曾随太祖东争西讨,太祖登上帝位极其看中他的医术,而且十分信任这个清正之医者,有什么病首先想到的就是杨清奇。

    杨清奇也是知恩图报之人,而且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于该花费的地方,却是十分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杨清奇着实佩服这个胸襟宽广之皇帝,顿生士为知己者死之心。

    976年,太祖驾崩,关于太祖的死因,外间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宋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杨清奇也怀疑太祖之死因,太祖驾崩时只有35岁,而且一身武功于当世堪称绝世高手,一套“太祖长拳”打遍天下,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驾崩?由于杨清奇之医术名传京城,借着大臣们要求检查太祖死因之机,他进行了检查,而得出的结论让他冷汗直流,然而他不敢将真相公布,于是他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而一众大臣也深信不疑。

    当晚,回到家后就全家搬迁,隐姓埋名,归隐深山,不敢出世。直到临终弥留之际才将此辛密说给了他的儿子。

    原来,就在太祖驾崩之前两月,晋王赵光义请杨清奇过府饮酒,杨清奇虽然极其不喜晋王,然而却不过面子,只有赴宴,酒酣之际,赵光义突然道:“杨御医,你医术天下无双,相信天下间没有难得住你的毒药了吧。”

    杨清奇醉眼朦胧,对赵光义戒备之心松了不少,听他如此赞颂自己也不自得意了起来,不过还是摇摇头道:“晋王过奖了,天下间奇士高人无数,微臣哪里能解遍天下奇毒?说来惭愧,微臣对自己几年前研制出一种巨毒都无法可解,微臣将此毒命名为“牵机毒”,所谓“牵机”,即融合九九八十一种阴性阳性之毒,环环相扣,相生相克,相互牵制,若是解了其中一种,立即失去牵制,中毒者当场毙命,而且死者犹如醉后猝死,医术再高之人也看不出是中毒身亡,武功再高也不能逼出,更不能运功,若是运功只会加快毒素发作。”

    赵光义不屑的道:“李御医言之过虚,本王南征北战,却从未听过天下有此厉害之毒,而且本王也懂得不少毒药。如此奇药即使有也不可能配合得了,杨御医可否将八十一种药名详细道来?”

    杨清奇见赵光义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酒气上涌,于是一一道出“牵机毒”之成子,并为他详细说明药性,赵光义沉吟不语,只是一直敬酒,后来杨清奇醉倒在地,赵光义就让人送他回家。

    次日,杨清奇想起昨日之事,吓出一身冷汗,然而他亦希望赵光义只是好奇罢了,可是不到几个月就传来太祖驾崩之事,而且浑如酒后暴毙,他就怀疑,他平日也服侍太祖之内侍关系极好,多方打听方才知道结论。原来太祖有一宠妃,名为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冰肌玉骨,粉面樱唇,娇艳动人,且精通诗词,才貌兼备。赵光义垂涎已久,在太祖宴请众臣之际,借倒酒之际将“牵机毒”投入太祖杯中,当夜酒助淫兴,潜入内宫,趁太祖酒醉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太祖,并用玉斧砍他,但加剧了毒药的发作,玉斧砍了地。赵光义吓跑,逃回府中。第二天就传来太祖驾崩之事,后来他怕花蕊夫人泄露消息,悄悄命心腹将其害死,后来逼杀太子赵德昭,二皇子赵德芳后来据心情不畅,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