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政府采购名单。相当于一张国内政策上的超级绿卡,此时这类资格拥有者还很稀少,这让恒电的招牌更加值钱。除此之外最直观的利益是,联合银行可以提供更多的贷款了。

    第三,也是最先落实的一条,就是电力部主导的环保重点专项资金扶植。争取这个政策的企业其实很多,而且大多数是国有单位的下属企业,恒电成为受益者之一在圈内饱受诟病,因为大家认为恒电根本没有这个资格,搞好你的自动化就是了,添什么乱?

    三个利好消息像一连串炮弹击中了恒电,这也让总爱腹黑讽刺体制的张逸夫尝到了体制的好处。不管怎么说,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总是好的,如今也确确实实落在实处,让恒电有了更雄厚的基础,感谢国家。

    新一轮的扩张,也从恒电的高校宣讲会展开。

    除去惯有的高科技这些招牌外,恒电的校园宣讲又多了两个吸引人的条件——蓟京户口,福利分房。

    当然要得到这两者,首先要在恒电工作五年以上。

    可谁都知道,这五年就是个摆设,根据劳动法规定,这样的条款最终都成为没有真正威慑力的约束。但那是对没什么竞争力的企业而言,张逸夫相信只要在这里工作半年,就会再也不想走了。

    作为蓟京高校的毕业生,每年有超过60%的外地生源。好不容易毕业了,大家一看的是单位招牌,二看的就是给不给解决户口,而民营企业始终无法得到优秀生源,无非也是因为在这两点上处于劣势。招牌的劣势除去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意味着几乎没房分,这导致即便可以开很高的工资,仍然没那么大吸引力。至于户口,没户口怎么能算北京人呢?将来结婚往哪里落户,孩子在那里上学,这都是问题。恒电现在可以说天时地利,大领导在新闻联播上给做了招牌宣传,而且今年会有70个户口指标用于校园招聘。

    这巨大的吸引力外加新闻联播的影响力让恒电异军突起,其实这年头多数民营企业也根本不怎么指望高等院校招聘,他们对技术要求没那么多,也不认为毕业生能有什么精妙的技术,还是技艺和经验更加务实一些。

    不过张逸夫想的更多,对于毕业生选择单位而言,总会有口碑效应,总会从之前历年的经验中,那些参加工作的学长口中得到很多信息,所以这里面有个良性循环,如果头一年去某单位的毕业生待遇很好,工作很爽,会影响到次一年毕业生的选择,久而久之,这家企业将拥有一笔巨大的无形竞争力。

    张逸夫提前了十几年,将这个种子埋在了高等院校之中。

    也就在这时,金毛见恒电没什么动静,又带来了更“深度”的合作方案。(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