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行动主要是对着港口来的。最近苏联最大的准备动作就是针对美国人准备的古巴方面消息。

    反过来说,派出间谍冒险进入苏联本土渗透,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苏联本土内部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历史上两个大叛徒被谢洛夫抓到之后,目前美国对古巴港口突然热闹的情况虽说心中有疑虑,但也无法从苏联这边得知更多的动静。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目前为止苏联内部没有出现叛徒。

    “鉴于近期反苏活动十分猖獗,各地国家安全机关和地方内务总局务必做好准备。把猖狂的敌人扼杀在摇篮当中,国际安全委员会主席团全体通过……”

    把关于这方面的消息送达克里姆林宫后,谢洛夫给内务人民委员会下达了命令,把已经深入苏联大地的间谍找出来。

    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谢洛夫不希望从自己职责范围之内出现纰漏,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平心而论苏联的准备已经比历史上充分了太多,但古巴的地理位置到了美国决不妥协的地步,到时候肯定是硬碰硬的碰撞,自己内部绝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我们的准备还需要一个月,过了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什么结果到时候就知道了!”谢洛夫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对谢米恰斯内如实说道。

    “你已经在克格勃工作了将近十年,有没有碰到过这种场面。”谢米恰斯内抽烟的时候吐气特别重,似乎也是在排解心中巨大的压力。

    “从来没有,波匈事件和柏林危机都没有这次的事情更加令人恐惧,我们也许正在和美国人进行一场轮盘赌,真正的子弹到底会把谁的脑袋打开花,谁都不知道!”谢洛夫低着头咬牙道,“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别无选择,美国人的军事基地已经把苏维埃全面包围。不打开一个缺口,我们就找不到地方突破,如果缺口打开,凭借我们的坦克集团军进攻速度。除非是外星人,不然没人能阻止我们……”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到了七十年代后期,苏联境内流传了一个笑话,人民口口相传想要战胜苏维埃的军事力量只有外星人。实际上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可能,就是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不可能保证内部不能出现叛徒。而后期的专门对付叛徒的克格勃,已经被削弱到了极点,甚至只能联合其他部门才能发起政变。斯大林时代的内务部可以横行全苏联、赫鲁晓夫时期的克格勃可以作为政变的决定性力量改变结局,到了戈地图的时候,克格勃竟然弱到了需要联合其他部门才能政变的悲哀地步。

    安德罗波夫上台并不代表克格勃强大,只是别的部门都已经一潭死水,而克格勃还能保证自己本身体系还能流动,才有了鹤立鸡群的表现。那时候根本不是克格勃强大,而是其他部门已经僵硬到了无法做出反应的地步。

    “对了。刚抓到的间谍怎么处理了?”站在窗户边上的谢米恰斯内想要找点轻松的话题,转而问起了第二总局抓捕的伊朗间谍。

    “常规处理,伊朗又不会承认,这种间谍对我们毫无价值,又不能交换!”谢洛夫也走到了窗户边上,正对着广场上捷尔任斯基铜像背影好像在熠熠生辉。简单来说,就是杀了。

    谢洛夫在等待一件东西,为了表象自己很不愿意表现的从容不迫,他还要做出一副不着急的样子,终于在一天后拿到了玛丽莲梦露的日记。至于玛丽莲梦露这个人,现在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但仍然命令相关部门严加保护,这是从克格勃的尊严上考虑的。

    不过听说这个蠢女人已经有些后悔逃出来。谢洛夫告诉自己的部下,先安抚这个女人一下,如果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局势平缓了,这个蠢女人要回去找死,谢洛夫绝对不拦着。相信她也不敢透漏自己把日记给了苏联的消息。

    “也不是毫无价值,不枉我连儿子都让伊丽莎白泰勒俘虏了。”日记跨度长达数年。整个日记的前半部分可以当做香艳来看,后面渐渐有了一点重要的东西。主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