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做好所有准备。

    新地岛很结实,因为大部分的地方都布满了花岗岩,现在已经是十月份,这里的常温是零下十五度,对于这种温度谢洛夫也不是不能忍受,还在人类的活动范围之内。短暂夏季留下的嫩芽早已经枯黄,实际上这这里的夏季温度也就是零度左右。因为纬度问题这边不会有四季轮替的现象存在,此时茹科夫斯基军事基地的图-95B”型战略轰炸机已经离开那里,带着组装的大伊万去了摩尔曼斯克。

    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终年不冻港”,它位于北极圈以内约68°处,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虽然地处高纬度的北极圈内,气温很低,这里的海港,全年从不结冰,即使在最冷的月份海水温度也不低于摄氏三度,一年四季可以通航。

    因为从茹科夫斯基起飞太过于危险,最终涅杰林元帅还是选择了摩尔曼斯克作为图-95B型战略轰炸机的起飞地点,第二天一早,谢洛夫还在首次感受极地气候的过程,国务委员帕拉夫斯基和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乘坐军机来到了新地岛试验场,就在两人降落的一刻,摩尔曼斯克的图-95B型战略轰炸机搭载着大伊万在已经改造好的机场开始缓慢滑行。

    五分钟之后,新地岛试验区得到了大伊万已经上天的消息,十分钟后,国防部发来电报,早上九点二十七分,载有巨型氢弹的“图-95B”飞机与另一架载有实验室的“图-16”飞机结伴起飞,航向直指新地岛群岛中的某个岛。

    “他们来了?”谢洛夫的声音显得特别奇怪,有一种金属合成音的感觉。

    “是的,也许我们将见到历史上都不多见的场面!”涅杰林元帅回答道,事实上如果不是谢洛夫的话,此时站在这里若无其事的人应该是后继的战略火箭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元帅。

    半个小时之后,在新地岛外海处一百八十公里的舰长杜尔诺夫采夫报告说,已经探测到图-95B型战略轰炸机和试验机,两架飞机正在接近新地岛。

    “已经到达玛多奇京地区,一切正常!”图-95B型战略轰炸机驾驶员雅斯尼科夫在新地岛上空报告道。

    “投弹!”在涅杰林元帅发出命令的同时,站在观察孔边上的谢洛夫拿出早已经准备的墨镜,当然他拿出的是一堆,做好完全的准备谢洛夫才敢冒着失明的危险来到这里。

    “明白!”处在万米高空之上的雅斯尼科夫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图-95B型战略轰炸机机腹上被固定的大伊万被抛出,首先出来一顶有半米长的降落伞,接着又是第二顶,约有五点五平方米大,接下来第三顶有四十平方米大。最后主伞打开,有一千六百平方米大,氢弹平稳地随伞降下。这时指挥所传来涅杰林元帅要求打开降落伞的指令,回答声中夹有轻松的叹息。此后又是难熬的对爆炸的等待。

    成功投放了大伊万的雅斯尼科夫终于不用在载着这个严重超载的货物了,此时他的在黑的皮手套中的双手已经一片泥泞,摆脱了大伊万的图-95B型战略轰炸机像是一只离弦的剑迅速离去,根据计算显示出,安全脱离时间总共为十五分钟。飞行员从机尾施放了不透光的烟雾剂。

    中午十一点三十二分,在新地岛群岛上空四千米米高度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威力的一次爆炸。耀眼的闪光出现在空中,持续时间将近七十秒秒,尽管有着浓云遮蔽,但在数百公里之外仍能看到。接下来的火球烈焰覆盖天地、经久不息。最后巨大的、灰黑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它的顶端直达同温层,其高度足有数十公里。

    爆炸发生时,飞机机舱里的试验人员已远离爆心一百公里以上,避开了强烈的闪光。然而就连这机尾舱口排出的用以遮光的浓烟雾也没有完全起到保护作用。热浪涌进机舱,当冲击波穿过飞机时,所有仪表设备的指示都飞速上升,指针来回跳动……这还不算什么,晚些时候才知道,全世界所有的地震测试仪都测到了这次核爆炸,它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