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已经止住了衰落的趋势。

    “我们在这方面准备不足,而且很多国家确实需要美国的粮食,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本身的粮食产量都很低。而中国印度人口太多,印度的问题更加严重。”跟在父亲身后的鲍里斯知无不言,衰落后的美国对苏联而言,仍然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对手。

    “我们的北水南调成功之后,粮食产量也仅仅能保证不再需要进口,每年的凌汛还是大问题,真是没办法。”谢洛夫嘟哝了一句叹道,“美国就算是把绝大部分力量放在美洲大陆,我们要攻进去也比较困难,一点一点来吧。”

    经过了一段路之后,空气骤然转凉,不过对于生活在寒带国家的两人来说,短暂的不适应不耽误什么,这个房间是一片冰天雪地,冰块中是一个个人体,鲍里斯默然不语,他的母亲当然在其中,剩下的女人他也都认识,还包括两个影后。

    “你不准备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我两句么?”谢洛夫收回落在这些女人身上的目光问道,这里就少了一个小瓦莉娅,目前这个最小的女人身体还算健康。

    “我也是男人!”鲍里斯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他的女人似乎更多一些。

    谢洛夫不置可否,手掌贴在指纹采集器上,整个房间的大门被关上。就像是他说的一样,整个极地乌拉尔基地,云集了这个世界上最新的技术,同时自动化程度也是最高的。英国的生物技术、日本的机器人,美国的芯片,当然还有苏联自己的各种黑科技。

    整个基地由苏联第四代核反应堆提供能源,甚至全球互联网的其中一个终端也在这里,能接受全世界的信息,整个基地配发了大量自动化武器,其中包括了苏联红星大作战计划当中不少的武器系统,整个基地的控制权,则在巨型三进制计算机当中。

    DON-4N雷达阵列能监控整个地球的动静,基地的电力系统则是电工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联式电压互感器,连接着是冲击电压发生器ГИН6МВ半封闭高压实验台,如果有人靠近这座基地,通俗意义上的磁暴线圈就会把入侵者电成碳。

    二十五辆激光坦克放在基地当中的武器库当中,一兆瓦激光炮正对着唯一的出口。地下铁路则运行一个移动式核电站,能搬过来的黑科技,巨贪都已经搬过来了。

    “我对这座基地非常满意。”带着儿子见识世面的谢洛夫满怀成就感道,“等到第七总局升级完三进制计算机,这座基地就可以试运行了。”

    一个小时之后,两人离开了基地,顶着风雪基地野外探险,鲍里斯不由得问道,“父亲,我什么现在就考虑死后的问题呢,你的身体很好啊。”

    “因为我很无聊!”八十七岁的谢洛夫背着两个背包,一副我很累的样子道,“要不谁会闲的没事修建这么个基地出来,对了,记得把我的基因提供给研究所。”这句话让同样不年轻的鲍里斯嘴巴一歪,听说牛顿晚年迷恋炼金术,自己的文盲父亲不会已经闲到这个地步了吧?那还不如一直在总书记任上干到死。

    “我会好好活着的!”我一定要比戈地图活得时间长,这句话谢洛夫没有说出口。

    乘坐直升机离开极地乌拉尔到了最近通公路的城市,两人坐上奥迪汽车回莫斯科。奥迪的前身是德国汽车联盟,二战之前是奥迪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比奔驰宝马都要辉煌的多。不过因为奥迪和第三帝国牵扯太深,成了苏联重点清算的对象。部分工程师也逃到了联邦德国,奥迪也开始下滑。

    苏联和美国在波斯湾大战之后,谢洛夫开始帮着民主德国打官司,因为他知道奥迪在中国市场将会辉煌很长一段时间,最终逼迫联邦德国服软,将奥迪转交给了民主德国政府。奥迪这个牌子,现在属于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政府。

    十年后,谢洛夫将小瓦莉娅送到极地乌拉尔,顺便去参加拉链顿的葬礼,继续自己的苏维埃待机王的生涯,有时候犹如霍金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