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族,就凭他蔡进一人,也独力难撑。

    骡队一前行,中午时分便过了叶昆桥,这座桥原本叫眼桥,现在成为汉曹界桥,便改名为叶昆桥,过了这座木桥,便进入昆阳县地界。

    商队执事姓王,约五十余岁,是蔡家的老家人,为人十分和善,另外还有十几名与他一同前往许昌的伙计,照顾着余头骡。

    王执事有点担心,他往返许昌和襄阳几次,都还算顺利,但上一次在昆阳县却被收取了高额过费,几乎相当于税钱了,等于一批货物在颍川郡要交两次税,不知这一次又要交多少过费。

    “王老爹不要担心了,反正东家也不在意这点过费,就当买个平安吧!”负责保护安全的杨青见王执事愁眉不展,便笑着劝他道。

    “哎!你说得对,咱们这么多货,才十几个人,万一上有什么闪失,回去没法交代啊!就当是花钱买平安吧!”

    正说着,前方出现了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奔来,王执事连忙让伙计把骡队赶到一旁让道,骑兵队奔至骡队面前,却停了下来,为是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将领,正是乐群之乐弈,他本来是来边界巡哨,却遇到了这支商队。

    “你们是哪里商队,要去哪里?”

    王执事连忙上前陪笑道:“我们是襄阳的商队,去许昌卖货。”

    乐弈听他将许都称为许昌,心中有点不高兴,便有心刁难一番,他用马鞭一指,“把货包打开,要检查!”

    王执事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只小钱囊,约一多钱,这是准备进城时行贿守城士兵,现在就要用上了。

    “这点小意思请将军喝杯水酒!”

    乐弈哪里看得上他这点小钱,马鞭一抬,将钱袋打飞出去,铜钱落得满地,乐弈厉声喝道:“立刻开包!”

    王执事无奈,只得让伙计们打开货包,粗麻货包内全是一匹匹上好绸缎,乐弈有点呆住了,他上前轻轻抚摸这些绸缎,光滑的缎面令他爱不释手,他心中贪念顿起,回头给士兵使了个眼色,士兵们顿时明白,少将军看上这批丝绸了。

    他们对敲诈商户早已驾轻就熟,立刻分头去检查货包,商队只有十几名伙计,顾头不顾尾,根本看不过来,这时,一名士兵大喊起来,“将军,这边有违禁兵器!”

    乐弈脸一沉,快步走了过去,只见士兵们从一只货包翻出十几把军弩,王执事跟上前,他也大吃一惊,怎么可能有军弩,他急道:“将军,我们没有带军弩,这些弓弩不是我们的......”

    不等他说完,乐弈劈头就是一鞭,“放肆!难道是我栽赃你们吗?”

    他一挥手,“统统带走!”

    士兵们如狼似虎冲上来,架着他们便走,王执事心中已经明白过来,对方是想吞掉这些丝绸,他强忍脸上火辣辣的疼痛,拼命挣扎着大喊大叫,“我们是襄阳蔡家的商队,你们不能这样,放开我们!”

    如果是十几年前,蔡瑁还是荆州军师,无论是荆州军还是曹军,都要给蔡家几分面,如今蔡家早已没落,乐弈哪里把蔡家放在心上,他狞笑一声,“原来是蔡进派来的探,随敢反抗,立刻砍了。”

    伙计们都不敢再挣扎,王执事心中已绝望了,就在这时,他的副手杨青忽然挣脱了士兵,飞奔几步,翻身抢上一匹战马,打马便逃,杨青原本是蔡家武馆的教头,武馆被解散后,他便成为商队的护卫,他身手矫健,趁士兵不备,竟然逃脱了。

    “有人抢战马!”士兵们都大喊起来。

    乐弈大怒,带着十几名骑兵疾速追赶,片刻便奔出十几里,前方便是叶昆桥,眼看对方要奔上桥头,乐弈摘下弓箭,抽出一支箭,瞄准了杨青的后背,一箭射出,这支箭又快又狠,正中杨青右肩,杨青浑身剧烈晃动一下,却没有栽下马,一口气冲过了叶昆桥,刚过木桥,他再也支持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