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家在五年内还会再出一个相国。”

    “贾公是说我侄费祎?”

    贾诩眯眼一笑,“费尚书不懂得上位者之心吗?汉王这步棋已经走出来了,就看费尚书会不会接着走下一步棋了。”

    费观默默点头,他终于明白了,汉王为什么提升侄费祎为中书丞,其实就是在暗示自己,如果费家肯让出土地,那么费祎可以再升一步,如果自己还不知趣,那么不仅他相位不保,费家也会逐渐没落,不出五年,将重蹈蔡家覆辙。

    尽管费观已经明白自己没有希望继续为相,但为了费家不重走蔡家老,他确实该做出一个决策了,费观也是聪明之人,当他看清形势,他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费观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起身向贾诩深施一礼,“费家若有前途,全仗贾公所赐,贾公大恩,费家将铭记于心。”

    次日,费观正式向刘璟上书,费家愿意放弃巴蜀的一万顷土地,依附在土地上的八千户佃奴也归籍为民,在费观的带动下,蜀中官纷纷表示愿意放弃从前刘璋赏赐的土地。

    刘璟大喜,盛赞费观为汉国栋梁之臣,汉国官当效仿之,当场赐费家铁卷。

    天后,刘璟颁布汉王令,升董和为汉国司徒,升费观为司空,两人皆封为乡侯,杜畿和庞统入相,另外董允和费祎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费观之弟费诗左迁蜀郡守。

    至此,刘璟完成第一次换相,完善了多相制衡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