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你会选择喝一瓶饮料呢,还是选择喝一瓶矿泉水呢?

    冬梅当即说:“我会选择自己带水。“

    红霞说道:“现在人家大城市的人,谁还像咱们一样土老帽,出去逛的时候,随身背个军用水壶,难看死了,人家都是空手而去,如果渴了,就在街边买一瓶矿泉水一喝,多解渴,多方便。“

    虽然红霞的话,足够有说服力,但是冬梅还是无法理解,心想,大城市的人都是钱多的烧的慌,没事了花钱买凉水喝,要是放到自己,根本不会去喝这种没有味道,而且还不便宜的水。

    生活就是这样,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陈旧思想。

    一段时间之后,冬梅对卖冰棍市场的判断,果然应验了。

    原本七八家卖冰棍的冰柜,最后淘汰的只剩下三家卖冰柜的冰柜。

    一家位于学校门口,始终占据着学校门口这个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

    第二家位于基地院子里面的一条主干道上,那里人来人往,比较频繁。

    第三家就是龚鹏妈家了,她家的冰柜主要放在几栋家属楼之间的柏油路上,算是占据着生活区的黄金位置。

    每到晚上的时候,三个家属都会把冰柜,不约而同的推到灯光球场里面,面向所有打篮球,打门球,踢足球,和运动的人们。

    而那些因为竞争而被淘汰的家属们,只能赔钱把冰柜推回了家里,当做冰箱来用了。

    通过这件事情,红霞很是佩服冬梅,觉得冬梅一定是通过市场调研,才得出正确的预见。

    其实,说实话,冬梅并没有搞什么市场调研,这一切的判断,都是她随口而出的判断,可以说是天赋使然吧。

    ……

    孩子们的暑假很快就来了,冬梅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百无聊赖的冬梅,整理着两个孩子的房间。

    可是,让冬梅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涛涛的衣服口袋里面,发现了十块钱。

    那个时代,至少对冬梅来说,十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己卖冰棍辛苦一天,也就赚个十块钱。

    冬梅很纳闷,这个涛涛,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自己和卫国好像没有给过他压岁钱吧?

    于是,冬梅怀疑涛涛偷了自己的钱。

    可是,冬梅是个很细致的人,几乎每一笔支出,她都会用一个小本子给记上。

    冬梅翻开小本子,拿出她藏在床底下的零钱,好好的数了数,好好的算了算,发现自己的钱,一分钱不少,一分钱不多,刚刚好。

    可是,这涛涛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冬梅的心里充满了狐疑。

    至于涛涛的钱是怎么来的,时间还要推后到一个礼拜前。

    一天,涛涛和樊伟,崔小涛,柳涛,皮东,几个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

    可是玩着玩着,几个小伙伴完全忘记了回家吃饭的时间。

    他们错过了饭点,又不敢回家,大家都饿的肚子咕咕叫。

    这时,崔小涛突然从口袋里面拿出来了一块钱,带着大家来到了大院里面的商店。

    那个时代,一块钱的购买力,还是相当给力。

    崔小涛拿着一块钱,买了好多零食,带着大家来到了草坪上。

    几个小朋友,围坐在草坪上,把零食放在中间,开心的吃了起来。

    就凭着这一块钱,五个小朋友,竟然吃饱了四个。

    比较胖的樊伟没有吃饱,他看着崔小涛说:“小涛,你爸爸出差的时候,给你留的钱多不多,再拿出一块钱来,让我也吃饱得了。“

    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