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定能够看到儿子涛涛,实现父子两人的文学梦。

    当饶里里听到,涛涛一个普通的一线石油工人,在艰苦工作之余,竟然写了20多本书的时候,他当即惊呆了。

    他在想不明白,涛涛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写书的同时,也被涛涛的写作速度所震撼。

    于是,饶里问卫国说,就是你儿子写的那本什么,在起点上发表的风是叶的涟漪那本书……

    听到风是叶的涟漪,卫国当即高兴的给饶里介绍说:

    我儿子以前,都写10万,或者是20万字的。

    虽然,这样的,在单位吃香,可是,并不在网上吃香。

    现在,由于单位一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文化工作者,嫉妒我儿子这个一线石油工人的才华,嫌我儿子写的书太多,太好。

    所以,他们不仅阻止我儿子的作品发表,还说什么,我儿子是个一线石油工人,就应该去干体力活,不要写什么?

    我就想不通了,你有关系,你坐在了单位文化工作者的位置上,你不写出,创作不出来,好的文化作品,还不让我儿子创作,简直就是过分……

    听着卫国的话,饶里非常的同情,以及理解卫国。

    他安慰卫国说:

    “卫国,你儿子写的那本书,风是叶的涟漪,简直写的太好了。

    它完美的展现了咱们这一代人,从农村出来到城市,到油田的工作生活。

    也反应出了,这个时代的大变革。

    最主要的是,他写的书,完全就是一本正能量的书。

    这么好的文学作品,咱们单位怎么能没有人推荐和发表呢?

    说着,饶里当即说道:

    卫国,我认识咱们单位宣传科的人,他不仅是一名油田作家,而且还是宣传科的领导,你带着你儿子,过去找他。

    他一定会帮助你儿子,将他的作品,给发表和推广出去的。

    卫国深知,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单位领导的提携和帮助,对于一个年轻作家来说,是非常之重要的。

    听着饶里的话,卫国高兴的说:

    “那就麻烦你了,饶经理。”

    饶里在手机里面,找着电话号码,说:

    “我给你何老师的手机号码,他是我朋友,你去找他,一定行。”

    说着,饶里就把油田作家何老师的手机号码给了卫国。

    并且,饶里也提前给侯老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老乡的儿子,写了好多本书,都是非常不错的。

    可是,苦于不认识,没有关系,仍然在石油的最一线,干着最苦最累的体力活。

    看他能不能帮助涛涛,加入长庆作协,成为一名油田作家,从而有机会专门从事写作。

    当卫国拿到,油田作家侯老师的电话之后,他异常的激动。

    甚至,他觉得,改变自己儿子命运的机会终于到了。

    于是,卫国便带着儿子,两人心情激动的,憧憬美好的,去长庆大厦里面,找油田作家侯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