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旦有什么大事发生,第一时间都会在学校论坛上发帖。

    陆源平日里不怎么上网,更不用说上学校的论坛了,听同学这么说他还有些奇怪。

    于是他用手机打开溧中论坛,扫了一眼,立刻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一个标红的帖子被顶到了首页最显眼的地方。

    “高一19班陆源,抄袭同桌作品,私自发到贴吧,妄想出版成名。”

    同桌,抄袭,贴吧,,出版,这几个词,陆源从来都没想过会和自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他连忙打开帖子,帖子很长,有文字有图片,有标红有注解,显然写的非常详尽。

    而写的这么详尽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证明,陆源在贴吧建了一个号发,然而内容是抄袭葛懿明的。

    陆源的脑子一下乱了,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时他收到了白叶发来的信息:你抄葛懿明的了吗?看样子白叶也看到这个帖子了。

    陆源立刻回道:没有啊,我根本就不写。

    白叶又回道:好,把事情弄清楚,反正我相信你。

    有了白叶的话,陆源的心定了下来,把帖子又看了一遍,然后还进到那个贴吧“XX吧”,找那个所谓自己发的贴。

    十分钟看起来,陆源大致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首先,在学校论坛发帖的人ID叫“博闻强识”,他说自己是溧中文学社的社长,19班的葛懿明曾经把自己的交给文学社某成员。

    该成员又将作品带给大伙看,文学社的社员一致认为这本很优秀,准备帮他整理,投稿到实体杂志。

    然而有一天,有人却发现,这部已经在网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

    可是发帖人并不是葛懿明,而是一个ID为“六元爱打球”的人,从发帖时间看是10月1号发的,到今天已经两个月。

    于是,文学社的人开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查证,在网络上连载这篇的人到底是谁。

    他们先从ID入手,“六元爱打球”这个ID,正是指向陆源的证据之一。

    因为“陆”字是大写的六,源和元同音,陆源又爱打篮球,联想起来的话,很容易想到是陆源。

    不过这个证据比较牵强,不说全国有多少同名同姓,而且贴吧ID和真实姓名其实很少有实际联系。

    第二个证据,则是发帖人的IP地址,根据发帖人IP地址的查询,显示10月1号发帖时,地址在江苏南京,之后地址又变成了江苏溧城。

    因为国庆节的时候,陆源正在南京打比赛,在那个“揭发贴”里,还贴出了溧中和南体大附属二队于10月1号进行比赛的新闻。

    不过这两个所谓的证据只是辅证,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真正把这个“六元爱打球”的ID指向陆源本人的,也是让陆源感到最奇怪的证据,就是这个ID绑定的手机号。

    “揭发贴”里提到,说用某种技术手段,可以查询到ID绑定的手机号,而给出的查询结果显示,这个手机号正是陆源的。

    因为每个班级都编纂了通讯录,在帖子里发的通讯录照片上,溧城中学高一19班陆源的手机号码,和ID查询绑定的手机号一模一样。

    现在,手机号早就已经实名制,每个人的手机号就像一个人的身份证一样,手机号对上了,人就对上了。

    这才是“揭发贴”真正把抄袭者指向陆源的所谓“铁证”,另外两个,还有其他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都是辅证,来说明这个猜测是准确的。

    至于为什么陆源会得到葛懿明的稿,“博闻强识”在帖子里说,因为葛懿明的都是手写稿,而且每次都是让陆源帮忙递给文学社的那位成员。

    后来这位成员觉得他写得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