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PS:纯洁狼办完事顺利回来了。即日起恢复正常更新。求两张月票庆祝一下)

    鹿门山之战。荆襄军虽然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收复了这块战略要地。但却给襄樊军民敲响了警钟----蒙古军队已经盯上襄阳和樊城了;也给正在临安享福的贾老贼敲响了警钟----忽必烈的动手速度。比贾老贼想象的还要快上十倍;更给正在大都为进贡阿里不哥物资费心费力筹措钱粮的忽必烈敲响了警钟----襄阳虽然是大宋的薄弱点。但也是一块远超想象难啃的硬骨头。想要从襄阳打开突破点。蒙古军付出的代价也许将是难以承受的惨重。

    张弘范和郭侃将鹿门山之战的详细过程上报忽必烈后。蒙古朝廷中立时响起了一片蒙古对南宋主攻方向的争论声。支持着认为襄阳乃是大宋门户。同时也是大宋最薄弱的要害。如果攻下此地。蒙古军队立即能扭转战略劣势。反对者则担心襄阳城防变态。地形对蒙古不利。襄阳宋军太过精锐。蒙古军若是选择此地为突破点。怕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仅攻不下襄阳。反而把蒙古军队的最后本钱搭了进去。

    正反双方各说各有理。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但争来辩去。议题却不知不觉的演变成了是否立即对大宋全面进攻这个问题上。一部分文官武将认为忽必烈军刚结束与阿里不哥的全面战事。军队疲倦不堪。粮草军械消耗殆尽。国库民间也再难承受一场全面决战带来的巨额花费。军民百姓都急切需要休养生息。而反对方向则认为眼下南宋新老皇帝交替。朝局动荡难安。正是乘机全力攻宋的大好机会。若是拖延时间给贾老贼调整好内部关系。度过这段艰难时光。那蒙古再去攻宋更难成功。

    “大汗的军队已经不比以前。光靠就地劫掠就能获得补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认为不该立即再战的代表人物是姚枢和史天泽等汉人。颇得忽必烈宠信的史天泽翻着独眼大声说道:“宋人也学聪明了。知道利用坚壁清野战术不使我军有就地补给的机会了。中原之地目前既要承担向阿里不哥进贡粮食十五万石地沉重负担。还要再承担全面进攻宋人地巨额军粮开销。只怕竭泽而渔也无法供给。不如让军民百姓稍做休息。屯田积粮。待元气恢复再做打算。”

    “史将军此言差矣。我军是需要休养生息不假。但宋人又何尝不需要时间调整?”坚持立即发动攻宋战役的人主要是蒙古将领和色目将领。其中又以塔察尔和阿里海牙叫嚷的声音最大。塔察尔大声说道:“宋人老皇帝死了以后。贾似道老贼大量提拔主战派青年官员。临阵换帅难以立即熟悉职位和军队。贾似道老贼又在临安主持朝政无法分身。正是大汗的用兵良机。若是拖延时间。宋人提拔的青年将领熟悉了军队。对军队能够如臂使指。贾似道老贼也协调好了朝中矛盾得以分身。我军再去攻打拥有长江天险地宋人。只怕更难成功。”

    “没粮食。怎么打?军队疲倦。军械不足。怎么打?”“当年铁木真大汗西征。拖雷大汗南伐。又何尝有什么粮食补给?马上就是宋人秋收之时。我军就地筹粮十分容易。还用怕什么?”和往常一样。汉蒙军队两种不同的作战理念碰撞在一起。蒙古朝廷中又是争吵成一片。惯于协调这两种军事理念的忽必烈侧耳细听。心中反复盘算。良久后。忽必烈咳嗽一声正打算分开双方的争吵。一个异常洪亮的声音却抢先大喝道:“你们吵什么吵?就算吵上三天三夜。能吵死一个宋人吗?”忽必烈暗喜看去。却见说话地人却是不久前刚在哈拉和林立下大功的汉将---刘整!

    “刘爱卿言之有理。你们就算吵破喉咙。又能吵死几个汉人?----都给朕闭嘴!”忽必烈喝住群臣吵闹。转向刘整问道:“刘爱卿有何高见?”

    “大汗。微臣认为----此时若不攻宋?更待何时?”刘整大声说道:“微臣认为。大汗应尽起四路大军。四路攻宋。使宋人首尾难顾。贾似道老贼穷于招架。待到宋人军队疲于奔命。力量耗尽漏洞百出之时。大汗再尽起中原精锐。定可一战破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