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

    彼此,不仅有着共同语言,更有着共同的乡音。

    冬梅点点头,谢过老太婆之后,便开始销售自己的手套了。

    此时,正是下班的高峰期。

    一波接着一波的农民工,从外面走来,出去。

    冬梅吆喝着,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石油工人戴的手套,保证戴着不破,干活不笨……”

    还没等冬梅把话说完,几个个子非常低的,操着一口四川话的民工,便走过来了。

    他们看着冬梅,箱子里面的手套,说:“你这手套,多少钱啊?”

    冬梅看着眼前的工人,猜想他们是建筑工人,便说:“三块钱一双,保证你们建筑工人,一时半会戴不破。”

    听到眼前的手套,竟然要三块一双,几个建筑工人,感觉价格有点高。

    他们说:“我们平时戴的手套,才一块钱一双,你这个手套,竟然要三块钱,太贵了。”

    听到眼前的工人嫌贵,她马上给工人解释,说:“你们戴的那手套,是线手套,只能戴三天,所以才卖一块一双。

    你看我这手套,完全是帆布的。

    而且手心,还是皮子的。

    虽然不是真皮,但是人造革,也能抵抗磨损啊……”

    冬梅的一番话,似乎打动了眼前的建筑工人。

    其中一个留着小胡子的建筑工人,说:“你的手套,虽然不错,但是还是有点贵。

    如果两块钱一双的话,我们就一人买一双。”

    冬梅笑了笑,她说:“这手套,可是石油工人干活戴的,他们是什么环境,比你们建筑工人的环境恶劣多了。

    咱这手套,可是有质量保证的。

    这样吧,咱也不说三块了,两块五一双,你们要的话就拿,不要的话就算了。”

    闻言,几个建筑工人便没有再搞价,一人拿了一双走了。

    转眼睛卖出去了五双手套,十几块钱入账,冬梅感觉心情好多了。

    接下来,冬梅一路吆喝,和路过的建筑工人们讨价还价。

    不到半个小时,就把那一箱子手套,全部给卖完了。

    虽然一箱子手套下来,并没有像冬梅预想的那样,能卖个一千五或者两千。

    虽然只有一千多一点入账,但是冬梅已经感觉非常激动了。

    毕竟,已经五十三岁的冬梅,自从四十岁患了糖尿病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出来做过生意了。

    卖完了最后一双手套,冬梅将纸箱子,扔到了旁边的垃圾桶里面。

    她高兴的笑了。

    笑完之后,冬梅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十二点半了。

    卫国已经下班了,自己也该回家给卫国做饭了。

    于是,冬梅便过了马路。

    她揣着那一千多快钱,坐了六百路公交车往回赶。

    一点的时候,冬梅终于到家了。

    她刚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面香味儿。

    原来,卫国看到冬梅不在家,他便自己做了饭。

    卫国看到冬梅回来了,他忙问:“你上哪儿去了,饭吃了吗?”

    冬梅没有回答卫国,而是拿着一千多块钱,放在桌子上。

    她说:“卫国,这是我一个早上,出去打工赚的……

    你看怎么样,有没有你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