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皮衣一点也不保暖啊。“

    贾晓荣给冬梅递过去了卫生纸,说:“皮衣只是穿着好看,远远没有羽绒服保暖。“

    冬梅叹息着,说:“我看着皮衣还不错,我以为冬天里,穿着皮衣就像是穿上了棉袄一样,谁知道它还不如一件毛衣暖和,早知道我就不买皮衣了,哎,上当了。“

    贾晓荣说:“冬梅姐,你穿上了皮衣,一定要给里面再套个毛衣,不然真的冷。“

    说着,冬梅就跟着贾晓荣进了她的小吃店。

    小吃店不大,里面装潢的还不错。

    店面,从前到后一共摆了八张桌子。

    墙上挂着菜单,几乎什么小吃都卖。

    早上有包子,稀饭,油条,豆浆,米线,油茶……

    中午有拉条子,扯面,炸酱面,油泼面,饺子……

    冬梅看着这些小吃说:“贾晓荣,你的店里,卖的东西还挺多啊,不知道你一个人忙的过来不?“

    贾晓荣把冬梅带到了后厨,说:“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所以我请两个帮手呢。“

    话毕,贾晓荣指着一个二十岁出头,跟贾晓荣长的非常像的女孩子,说:“这个是我侄女,在农村呆着也是呆着,我就把她带了出来。“

    贾晓荣侄女害羞的看着冬梅,说:“阿姨好。“

    冬梅朝着女孩笑笑,心说,女孩啊,初来乍到,涉世之初,一定要懂得分辨好坏,可千万不敢被你这姑妈贾晓荣给带怀了啊。

    接着,贾晓荣指着旁边一个正在忙活的,背对着自己的女人,说:“这个是杜嫂,你该认识吧。“

    冬梅看到一个打扮的花里胡哨,染着黄头发的女人说:“这是杜嫂?“

    还没等贾晓荣说话,杜嫂便转了过来。

    她看着冬梅说:“冬梅啊,你连我都不认识了啊。“

    冬梅看着杜嫂一把年纪了,还染了黄头发,画了妆,感觉不可思议的说:“杜嫂啊,你这真是越活越年轻了啊。“

    杜嫂笑笑说:“我这叫入乡随俗嘛,咱们在甘泉院子的时候,大家都是土老帽,来到这大城市了,这里的人都时尚,咱们也不能落伍啊。“

    说着,杜嫂便摸着自己已经染成金黄色的头发,非常的自信。

    冬梅越看杜嫂的头发,越感觉不自然。

    她说;“杜嫂啊,我不是听说你们家老杜买断后,带着你们回河南老家,种西瓜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啊?“

    杜嫂叹了口气说:“是回去呆了一段时间,我实在在老家呆不惯,我就来了,老杜还在老家种西瓜呢。“

    冬梅说:“冬天里也能种西瓜啊?“

    杜嫂说:“大棚西瓜。“

    冬梅点点头说:“这样啊,那确实不好种,投资也大。“

    杜嫂说:“是啊,二女儿杜鹃嫁人了,大女儿杜燕也考上大学了,就剩下杜飞一个孩子还在上学,我呆在老家,也不是个事儿,所以我就来了,让老杜一个人在老家种西瓜。“

    冬梅看着贾晓荣,说:“贾晓荣啊,既然杜嫂在,那你还叫我来你这里干什么啊,她一个人基本都可以给你搞定了。“

    贾晓荣说:“冬梅啊,我知道杜嫂以前在你的摊点帮过忙,但是杜嫂毕竟是给你打工,她的手艺跟你比,肯定差远了,所以我还是找你来给我们指导,我才能放心。“

    话毕,贾晓荣便找了个借口,坐着年轻男人的摩托车,去县里逛了。

    留下冬梅,杜嫂,她侄女三人,在店里忙活着。[.]